令交管部门担忧的还有,驾驶人大多是老年人,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驾驶培训,对车辆机械性能以及相关交通法律法规、标志标线都不了解,再加上老年人的听力、视力、反应能力等生理状况,安全隐患十分突出。“除了老年人群体,还有一些人购买老年代步车用来当黑车拉客,一旦发生交通事故,当事人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。”这位交警分析。 解决之道 仅靠“堵”无法治本 需制定代步车标准 老年代步车应该怎么管?对此问题,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春光认为,首先,目前老年代步车的生产和销售都是没有经过法律许可的,这意味着市场上销售的老年代步车从安全性能和环保等方面都缺乏“门槛”,自然也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对老年代步车进行查处并没有什么争议,因为这样的车辆上路,对他人和驾驶人员自身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隐患。 “但是单纯对老年代步车进行查处,其实背后很多问题难以解决。”李春光分析,首先是老年人代步的问题需要解决。按照现行法律规定,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能驾驶机动车,但现状是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,公交供给又相对不足,在无法驾车的情况下,老年人的出行确实是个问题。那么如果老年人需要代步工具,就应该对代步工具出台相应的标准,从生产和销售的环节就要进行规范,“所以说交通管理部门充其量只能从末端进行治理,从前端应该是多个部门,例如生产管理部门、销售管理部门,对老年代步车的管理都有责无旁贷的义务。” 对此李春光建议,对于现行的老年代步车,如果经过相关检测,确实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,是肯定不能上路的,从减少交通安全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,对这类车辆进行查禁是必要也是必需的。其次,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出行代步需求是一个“刚需”,解决老年代步车目前存在的乱象,治标之外更需要治本,那就是要为老年人出行提供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代步工具。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,这样的乱象才能够得到根除。(昆明日报 记者毛韵心) 随评 管老年代步车应体现“人性化” 老年代步车在街头巷尾频繁出现的身影,交给了全社会两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:第一、老年代步车该不该管理;第二、老年代步车应该怎样管理。 回答第一个问题的难度相对较低。综合考量老年代步车的优点和缺点人们可以发现,老年代步车的优点主要集中在方便灵活和价格低廉上,而其给全社会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则远非方便与廉价所能抵消的——在制造工艺方面,没有国家标准进行规范,因此老年代步车往往速度快、底盘轻、刹车故障率也非常高;在驾驭人员方面,没有任何驾驶技术的学习与考核;在车辆“身份”上,一没有备案,二不能上牌,三没有保险!大家可以想象一下,让生理反应速度相对比较迟钝的老年人,驾驶着这种没有任何技术、经济和法制保障的交通工具,以接近机动车的速度在大街小巷之间穿行,这会给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带来多大的安全隐患? |
Copyright © 2015 今日必看 http://www.yigou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13730号-5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